摘要: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复盘李笑来的“通向财富自由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名气变现”之路。只是,他的财富主要来源,则是收割他口中那些“所谓的韭菜,是不能,或者无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
文:卫一

去年监管层颁布的“9·4禁令”,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币圈大佬们开始“低调做人”。
吴忌寒把比特大陆总部迁往新加坡;赵长鹏把币安搬到日本后被警告无证经营,一路辗转最终落户地中海小国马其他,美其名曰要做“全球化”……
留在国内的大佬们则选择藏匿锋芒。徐明星说随时准备着一切上交国家;李林则携火币网与海南打得火热,不仅砸钱砸人,还表示要在一年内把总部搬过去……

只有李笑来是个例外。
尽管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他却依然动作频繁:分叉超级比特币、发行Candy糖果币、打造区块链社交媒体iVeryOne、站台做区块链游戏引擎的Cocos、高调亮相“光速链”的圆桌讨论……
这叫人不禁想问,在国家严厉监管ICO的形势下,依旧我行我素的李笑来,到底是清者自清,还是有恃无恐呢?
1
时隔5年,5月21日,李笑来再次露面央视。
对他的采访分两次呈现,先谈ICO泡沫,语气笃定,毋庸置疑;再谈自己的站台,却增加了许多辨白的成分,短短十几秒,说了四句话,停顿两次,每次都盯着坐在对面的记者问,“对吧”。
坚持等到记者的那声“嗯”,他才肯接着往下说。
“99.99%的情况下我是被站台的。”
李笑来非常喜欢用99.99%这个数字,既非常肯定,又留有余地,进退可得,极显精明。

“精明”这个词,正是李伟(化名)对李笑来的最直接印象。
除此之外,还有“和善”和“蛊惑”。这三个词对应着他所了解的李笑来的三个身份——生意人,老师和演讲家。
李伟在几年前进入车库咖啡当服务员,当时,李笑来还常来这里演讲,为比特币做推广。
那时候,李伟坐在柜台内,一边玩手机,一边看着人群簇拥中的李笑来。“前几次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只是觉得他的演讲很有激情,大家都很喜欢听。”李伟说。
他后来知道了李笑来是“比特币首富”,在做“炒币”项目,“他经常在上面说比特币一定会涨,会涨到一个币一栋别墅。”
听得多了,也想买几个。“要不是没钱,我早就发了。”李伟笑言。
车库咖啡,一个拥有800平方米和几十张桌子的灯光暗淡的地方,是创业者们心中的圣地,是中国的“硅谷”。

当今币圈的半壁江山都出自这里,李笑来、赵东、宝二爷、吴纲、赵国峰,李林、杜钧……他们每个人的发家之路都是一段传奇,同时又充满争议。李笑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之一。
要回答“李笑来是谁?”,恐怕需要连缀一大串名词:中国比特币首富,天使投资人,导师,鸡汤大师,演讲家,注水励志家,KOL……
不过,当我们翦除一切由争议蔓生出的杂枝,会找到一个支撑他人设的核心——中国比特币首富。
2
中国比特币首富这个身份,是央视无意间给李笑来的。
2013年是比特币疯涨的一年,出现仅仅4年后,其单枚价格狂飙至1300多美元。在央视新闻频道的一档节目中,李笑来作为资深比特币玩家出境,并宣称自己拥有“六位数”比特币。

当年底,《华尔街日报》提到了李笑来:“现年41岁的李笑来是中国持有比特币最多的人之一。
李笑来不愿具体说明自己持有的数量,但他说他的持有量为6位数,首位数是1。也就是说他持有的比特币价值已经超过了1亿美元。”
曝光之后,“中国比特币首富”的称号不胫而走,李笑来一时间成为风云人物,引得无数人眼红。
李笑来是在2011年第一次接触到比特币的,这种比“美元还贵”的东西撩动了他的神经,没等完全弄明白,他就从美股账户里把钱倒出来开始入手比特币,前后共花了1.31万美元,买了2100个币。
随着比特币价格不断上涨,李笑来做出了一个决定——卖掉手中四分之三的比特币,从推特上关注的1.8万人里找到懂技术的朱峰,两人攒了几十台电脑,弄了个集装箱当矿场,在北京和天津中间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开始了“挖矿”生涯。

可是,投资了60多万元,折腾了3个月,却只挖出来100个币。
崇尚赚快钱的李笑来崩溃了,他割肉清理了所有设备,躺在床上仅仅懊悔了一分钟就想开了——他对比特币的热忱没有丝毫减少,只不过要换个玩法。
此后,他不断买进卖出,高卖低买,手段凌厉。短短两年,等到荣膺“比特币首富”时,虚拟世界的财富投射到现实,早已翻了数百倍。
在接受《人物》杂志采访的时候,李笑来说:“节目播出后,我回去跟老婆说,这样,给你买辆车去,你出去看看挑贵的买。老婆去了之后一看,保时捷也不太贵。当时店里一共3款车,只有两款有现货,当场就买了2辆,280多万。”
李笑来主动要求记者为他拍了张饱受争议的照片——黄色背景前,他双目睥睨,手里拿着张燃烧着的1美元纸钞,嘴上叼着香烟,梗着脖子往火苗上凑。

相似的情景曾出现在电影《英雄本色》里,周润发扮演的小马哥用美钞点烟的画面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的经典。
他面对唾手可得的巨额财富,肆意展现着狂荡的一面。
一个见过李笑来的记者这样写道:“静态的他,总是让人感觉很社会,像一个标准的东北狠人。”
3
今年3月22日,在“王峰十问”中,李笑来谈到了拍那张烧美钞的照片,表示那时候“不知天高地厚”。
但有人不这么认为。“直爽,东北人嘛。却又对人很和善,戴着眼镜,很斯文。”李伟说,“他以前就是新东方非常出名的英语老师。”
李笑来去新东方当老师,还多亏了发小罗永浩。2001年,在新东方当老师的罗永浩给李笑来打电话:“笑来,来北京吧,到新东方教书,收入不错。”
李笑来首先问他:“收入确定不低吗?”
老罗回答:“放心,以你的口才,肯定没问题。”
李笑来的口才的确没问题,甚至比老罗还要好。除了面试过程颇费周折,正式试讲之前,他只用了不到半夜的时间备课。结果“第一节课就爆了”,“学生们听得很嗨,鼓掌超过两分钟,有很多人拍桌子表示兴奋”。
在去新东方应聘之前,连李笑来自己都没想过能够成功。他后来承认在新东方混得如鱼得水,全仰仗着自己的演讲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新东方的经历也使他的口才更上一层楼。
他回忆说:“我经常演讲,经常讲课,对于揣摩、理解受众(听众和读者都是受众)的感知与反应,我当然是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
这种经验对他以后融资大有裨益。一名上海的资深投资人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称,“李笑来可以凭借着他卓越的口才和急具煽动性的演讲激起投资人的兴趣。”
经验的积累,最终质变成了对人性的精准把控。“槽边往事”创始人和菜头写过一场发生在李笑来身上的车祸:
一辆后车强行抢道撞了李笑来的车后。面对肇事车主的滋扰,李笑来不为所动,一直关着车窗玩手机。直到“最后对方的情绪明显崩溃,神情也软了下来”的时候,李笑来才摇下车窗,死死盯着对方说:
“兄弟,你好好想想,这半小时我过一句话么?我和你提了一个‘钱’字了么?我说了要你赔偿了吗?都是你在又蹦又跳,你怎么不想一想为什么?你想过没有?你他妈现在还有5分钟,只有5分钟,回去他妈的想好了
再回来给老子说话!记住了,你只有这一次机会,想好了再他妈跟我说。滚!”
再回来给老子说话!记住了,你只有这一次机会,想好了再他妈跟我说。滚!”
过了一会,对方的女朋友过来道歉,希望李笑来不要计较。至于那个肇事司机,则再没出现过。
对于这件事,和菜头总结道:他只是用半小时的沉默和两句话,就成功地激发起了对方心中疯狂的想象,并且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恐惧,最终选择了退让。
4
不仅能制造恐惧,李笑来同样能用最简单的话,直截了当地撩拨起人的欲望。
他早期畅销教辅书籍《TOFEL核心词汇21天突破》,他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上诸如“十分钟读完《商业的本质》”,知乎付费专栏《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阅读操作系统》,以及他开办的“两个月全栈程序员培训班”,均是同出一辙——明确告诉你,你能快速成功。
但李笑来的真正成功之处,在于令“财务自由”这一概念广为传播并深入人心。
值得一是的是,罗振宇帮他添了一把火。2016年7月,罗振宇的“得到APP”上线,李笑来成为第一批入驻“得到APP专栏”的作家,作价每年199元的专栏名叫“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李笑来说:“我觉得我今天写的所有内容都不是重要的事情,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赚钱。”
据《新京报》报道,专栏上线仅两个月后他就进账超过1500万元。“得到”客户端显示,截至次年下架前,已有176552人订阅,收益约为3513.4万元左右。
对于一些正在奋斗中的年轻人,李笑来是人生导师。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报道过白领杨树(化名)的一天:晚饭后上床,打开“直播”,听了李笑来的《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然后带着满满的充实感进入梦乡。
不过,看另一些人眼中,李笑来是只会“老酒换新壶”的注水励志家。
2016年9月19日,李笑来在知乎上做了一场题为《这些年我的读书经验》的Live,尽管当天参与人数超过4.2万,却有媒体评价他的文章是“聊干货,没什么文采”。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是“为什么有人说李笑来是得到的污点?”其中一个点赞数最高的回答写道:
“道理就在那里,做到了就能提高。不管是谁都能将它们包装然后重新售卖,只不过名气大的卖的更好一些而已。”

知乎用户:东南
5
李笑来的名气的确很大,他有个外号叫“站台小王子”,因为凡是有他站台的项目,无论优劣都能大火。

至于他为何热衷于为人站台,有媒体报道是因为他要收取代币项目提成作为高额站台费。
今年,老猫参加“王峰十问”时默认了一个数字——20%。
不过,在币圈同时还流传着一句话,“买啥都行,就是别买李笑来投资或站台的项目,不然就一个字——死。”
不是项目死,就是投资者死,这是“韭菜们”的教训。
2013年6月份,李笑来站台杨曜睿的“Asicme”矿机,将仅仅入场一个月的“新人”捧成了与他并列的币圈“四大天王”。
可到了9月份,杨曜睿的矿机拖货4个月,90天内发货的承诺自然泡了汤,矿机也变成了转头。愤怒的买家跑到李笑来的微博下面骂街,他站出来澄清:“在此声明:我并未投资Asicme……杨先生并不是坏人,只是不知深浅。”

杨曜睿随后也撤下了网店里所有提到李笑来的宣传标语,最后将矿机也下架了,只留下海南特产大闸蟹,彻底逃离币圈。
杨曜睿跑路的第二年,李笑来又为预售矿机的赵东站台,并且明言“早知道赵东要做矿机,就不会有去年杨曜睿的事儿了”。
但赵东有个外号叫“黑庄东”,在比特币交易中自以为可以任意操控市场。后来,在门头沟倒闭事件中爆仓,差点赔得倾家荡产。他自己也承认,“之所以要做矿机预售,当然是因为我爆仓后资金不足。”
没过多久,赵东的项目就停摆了,不少人怀疑他联合李笑来空手套白狼,把矿机的预售款拿去炒币,期间还故意散布做空言论,趁着行情反弹大捞了一笔。
李笑来曾公开力挺烤猫股票,将其称为“目前比特币世界里唯一值得投资的股票”。他曾这样夸赞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烤猫:“其他一切芯片生产商和管理者,都没有烤猫的脑瓜儿。”
2013年7月,当烤猫矿机公司的股价涨至5BTC/股时,李笑来适时抛出了那句著名的话:“烤猫股权,7个比特币以下随便买。”引得投机者们前赴后继,纷纷接盘。但币圈传言,李笑来一边现身站台稳住散户,另一边却在高位时将烤猫的股票全都抛了。
2015年初,烤猫去淮安协调矿场问题,竟然一去不返从此杳无音信。合伙人王松说:“团队计划放弃淮安,准备去瑞典找矿厂,护照机票都办好了,正要去,烤猫却失踪了……”
直到今天,警方依然监控着烤猫的身份证与护照,但始终没有进展。“烤猫去了哪儿?”成为币圈的十大未解之谜之一。
6
在2013年成名后,李笑来众筹了350多万美元创建了比特基金(Bitfund),吸引了吴钢等众多大佬参与认购。
可到了2017年11月15日,距比特基金兑付约定期限过去4年,李笑来却单方面宣布延期1年兑付。
宝二爷的一个朋友借他的微博发布一条视频,说自己放在基金里的3万枚币蒸发了,宝二爷本人在视频中喊话,最应该和李笑来撕逼的应该是老吴。吴钢随后转发微博并且表示:“我希望Bitfund能够对LP公开透明,不负初心和托付。”
但他们都没有得到回应。
彼时的李笑来,正为自己力推的两个ICO项目——EOS和Press.one自顾不暇。
2017年6月,李笑来力推的第一个ICO项目EOS公布白皮书,尽管面临着“去中心化问题,创业团队稳定性,技术手段成熟度”等诸多质疑,却在李笑来默认是其创始人的情况下,在短短五天里就融到了1.85亿美元。

到了7月2日,EOS飙至最高36.58元,整体市值也达到了近50亿美元。
有人将其称为“价值50亿美元的空气”,李笑来在微博上回应称:“空气是没有代码的。”
EOS的出现是中国ICO项目大爆发的节点。资料显示,在此之前公开发行的代币只有比特币、莱特币和以太坊等几种,而在EOS成功融资之后,各种代币ICO项目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一时竟达到了十几种之多。
许多人都说,这是李笑来的“功劳”,泡沫是他吹起来的。
发行仅仅两天之后,EOS持续下跌,到了8月23日价格仅为9元左右,下跌幅度高达75%。业内对李笑来“圈钱”的质疑声越来越响,投资者们开始在各种群里声讨李笑来,建议有关部门限制他出镜。
据财新网报道,当时有业内人士认为,李笑来自己发行ICO项目,并将其放到自己投资的平台上进行交易,“相当于交易所参与IPO”。
一名投资者对《新京报》还原了李笑来“戏法”:李笑来既是EOS开发block.com的成员,又是为EOS进行众筹的云币网的股东,“利用云币网平台做交易为EOS众筹,相当于把云币网客户的钱,变成自己口袋里的钱”。
他说,“在投资EOS失败之后,对李笑来的看法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李笑来从可敬的老师变为骗子。”
不过,口水漫不过大山,李笑来一直都没有停止ICO的脚步,随着生日的临近,他送给了自己一份别样的礼物。
7月10日,李笑来开启了另一个ICO项目Press.One,宣布发售220亿代币,其中100亿枚PRS通过众筹完成,价值2亿美元。这个项目的最大争议之处在于没有白皮书,仅在官网写着几百字的介绍。
“一个不知所云的项目,连白皮书都懒得写,竟然想募集2亿美元,太荒谬了。”当时一名投资者对《新京报》说。
至于为什么不写白皮书,项目方给出的理由是“不提供那个,即使提供了也没多少人看得懂,甚至没几个人看的东西。”而李笑来本人则在和朋友霍炬的微信聊天中表示,“没事儿,我有办法讲清楚。”
结果,大家果然很信任首富,Press.One仅6天就融资超过5亿。
7
正当各项ICO进展得如火如荼时,2017年8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了《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
据财新网报道,该文件对于ICO有影响的一条是“兜底条款”,即“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一时间,币圈内人心惶惶,“监管部门即将动手整治ICO”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李笑来站出来“稳定民心”,称“不会取缔ICO,发起者不干坏事就行,监管不是一个国家的事。”
8月底,虎嗅网发布了一篇名为《别让李笑来们跑了》的文章,其中提到,“我还是想在此敦促监管机构和执法部门:及早部署,不能让这些犯罪嫌疑人们跑了。”
李笑来将该文章转发到微博中,并且评论:“我给这位作者做做广告好了——不学无术。”

可是仅仅几天之后,“李笑来们”就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9月4日,央行等七部门下发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多项名目各异的ICO被监管层叫停。
当晚,block.one在官网上发布声明,称李笑来“与EOS项目无关,并非EOS的联合创始人、董事、高级人员、信托、员工、代理人或团队成员,也从未授权李笑来代表EOS任何活动及言论”。
对于EOS的这一行为,后来李笑来在“王峰十问”中表示:“他们这么做有点落井下石的意思,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
监管禁令下发后,李笑来的反应很快,在微博发布声明称自己将“积极拥护监管政策,进行平台ICO项目清理”。
9月9日,他又发表《李笑来认错:投资不只是个人的事,不该给社会添麻烦》一文,其中写道,“我真的错了,这跟‘过失杀人’也是‘杀人’的一种,于是依然要承担责任一样,是一模一样的道理”。
李笑来的人设崩了吗?一位与他相识三年的朋友对记者说:“总有人不那么认为。”
5月13日,在出席“光速链”圆桌讨论时,李笑来被问到“区块链的下一个大机会是什么”时,他回答称:“下一步是什么?很可能是可信设备。”此前两天,他也在分别微博和推特上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在支持与咒骂并存的评论区中,有一条留言格外引人注目:我只知道他很有钱,很有很有钱。
这名网友或许对李笑来了解不多,不过他阐述的,的确是一个事实。
8
自2013年以来,李笑来推广比特币可谓是不遗余力,他以自己“比特币首富”的身份为卖点,以“财务自由”为噱头,推动比特币行情一路上涨,自己则赚得钵满盆溢。
但是,李笑来们本身就是利好或利空的风向标,他们大多数人要么拥有代币发行权,要么拥有交易所,甚至将二者都握在手里,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李笑来们财务自由了,散户则成为“韭菜”。
今年2月27日,李笑来同润米董事长刘润在朋友圈就“割韭菜”进过一场辩论。李笑来说了几句话:
“所谓的韭菜,是不能,或者无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
“也许韭菜存在,但,割这个行为是否真的存在我怀疑。反向的交无能税倒是更像是存在的,这是我的浅见。”
浸淫币圈多年的李笑来不会不明白,各种ICO项目即没有硬通货和政府作保,也不生产实际产品,甚至许多发起方连实体注册公司都没有。名人大佬的站台,在外界看来实际是一种信用背书。

李笑来们可能认为这种背书对自己没有约束,在他们的眼里,自己是为区块链的未来奔走的天使,而被收割的“韭菜”们,不过是“反向的交无能税”。
据说,李笑来在17岁的时候参加计算机竞赛,尽管获得了第一名,可是因为参赛资格被人顶替,他名次不被承认。
但名次变现的好处是巨大的,竞赛的前三名,都被保送进了清华,而李笑来最终只能扛着计算机在长春站的月台上,等待返程火车,“真的很凄凉”。
这件事对他的打击很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因此低落了很长很长时间,甚至有两三年根本不愿意碰计算机。”
这件事对一个少年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同样不知道,如今他在梦里,是不是偶尔会回到长春站凄凉的月台……
但复盘李笑来的“通向财富自由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名气变现”之路,他充分利用自己的名气,配以精妙的营销,最终通向了财富自由。
只是,他的财富主要来源,则是收割他口中那些“所谓的韭菜,是不能,或者无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
来源:金融八卦女频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